
《语文》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,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课文,欢迎大家参考!
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踏一路春风, 撒一路欢笑, 向荒山野岭进军,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。 锨镐叮叮当当, 奏响了植树歌谣; 清水哗哗流淌, 滋润着棵棵树苗。 我们走到哪里,(脱机使用打印机是什么意思:当电脑上显示出“脱机使用打印机”时,就表示电脑和打印机的连接已经断开,需要重新连接才能使用。) 哪里便披上绿袍, 千年裸露的山岩, 结束了烈日的煎熬。 寂寞多年的荒山, 如今已枝繁叶茂, 当风儿吹过的时候, 便涌起阵阵林涛。 小鸟抖动彩翼, 来这里搭窝筑巢;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, 快活得叽叽直叫。 撑起绿色的大伞,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; 在茂密的树丛中,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。 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, 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.小草。 待到金色的秋天, 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。 踏一路春风, 撒一路欢笑, 走遍青山碧岭,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。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说课稿 说教材 苏教版的教材从中年级开始,每一册的开始都是以一首现代诗歌打头,非常有新意。孩子们也爱读。第十册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首现代诗歌《春光染绿我们双脚》,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,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。 全诗共有八个小节,分三个部分来写: 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,主要讲 我们 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。 第二至七小节为第二部分,主要写了 我们 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,使动物有了家园,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。 第八小节为第三部分,主要写了 我们 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,显示出了 我们 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。 《春光染绿我们双脚》这首诗歌和以往的诗歌存在着不同点,它的意象比较明确,语言的跳跃性不大,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修辞手法,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。但是诗歌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诗歌的意思。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,应该抓住重点词语(如 林涛 煎熬 ),意象(如 小鸟 、 松鼠 、 小兔 、 小猴 )展开想象,进行情境设置,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森林美丽的景色、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,动物与自然、人与自然、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。 教学目标 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 2、学会本课9个生字,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 3、理解 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 的意思,体会作者绿化祖国、美化自然的豪情,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:知道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的意思。 教学难点:能读出绿化祖国、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。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,需要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,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。 二、说教法学法 《春光染绿我们双脚》是一首现代诗歌,文字优美。学诗歌最重要,也是最好的方法,便是读。因此教学本课时,我把读贯穿课堂始终:朗读 读中感悟;诵读 读中生情;诗歌朗诵 以诵立志。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,主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并理清诗歌的脉络。同时引导学生分析1、8小节,体会诗歌首尾呼应的特点,从而拎出 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 两个重点词语,为第二课时做好准备。 第二课时主要分五步来教学(一)复习导入(二)学习三-七自然段(三)学习第二自然段(四)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(五)朗读背诵全诗 (一) 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,我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拎出的两个词语,再让他们想像 荒山野岭 和 青山碧岭 两幅画面,从而在学生脑中形成一种对比。 (二) 学习三-七自然段 3 7自然段主要写了植树造林美化了自然,改变了生态环境。教学这一部分时,着重以学生自学为主,先引导他们读,在读中感悟,再说说令自己印象深的场景,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。通过这些场景的体会,来感受植树造林给自然、环境带来的`变化。 (三)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和上一部分调换了次序来理解的,主要是想通过3-7小节的学习,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,从而顺利引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,让学生更深的感受植树造林的好处。教学时,还让学生再次补充植树造林的好处,从而激发学生保护自然,共同美化环境的思想感情。
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课文】相关文章:
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白杨》教学设计10-05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草原教学设计01-12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白杨》教学设计01-12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童年的发现》教学设计01-12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刷子李》教学设计01-13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祖父的园子》教学设计01-12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将相和》教学设计01-13
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草船借箭》教学设计01-13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《将相和》说课设计01-13
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原文10-30